正德信司法鉴定     

热点说法|贩卖、伪造“出生医学证明”,该当何罪

发布时间:2023-11-21 17:58:55 点击:106

来源:包头中院    澎湃新闻  2023-11-20

来路不明的孩子

如何变“亲生”?

不用卖房 不用卖车

只要提供孩子身份信息

就可以走完从建档、产检

住院、分娩等一整套流程

只需9.6万

即得到一张“真实”的出生医学证明

拥有合法身份

开始“新”的人生

案情介绍

近日,#某医院院长倒卖出生证明每张赚6万#的话题登上热搜,引发网友热议。

医学出生证亲子鉴定1

出生证及疫苗本可以买卖吗?

是否构成犯罪?

贩卖假出生医学证明如何定性?

将受何种处罚?

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医学出生证亲子鉴定2

售卖出生证及疫苗本是否构成犯罪?

医学出生证亲子鉴定3

11月6日,知名打拐志愿者上官正义发微博表示,经过其一年卧底,掌握到湖北襄阳健桥医院院长叶某伙同多地网络中介,长期公开以近10万元价格贩卖出生医学证明、疫苗本。这些被贩卖的出生证及疫苗本等,基本用于落户,为来历不明的孩子洗白身份。

买证者只需提供身份信息,给9.6万元,医院方面就会按照“正常”生产流程,在医院办理建档、产检、住院、分娩、出院等全套“真实”信息,“生产”两天出院后,客户就可以带着“孩子”前往该医院采集足底血。如果不能带孩子前往医院采集足底血,需要加1万元,由医院安排其他婴儿替代采集足底血。全部过程最长7天完成。

医学出生证亲子鉴定4

此外,该医院还提供全国版本的疫苗接种本,可以按照新生儿出生流程“打疫苗”,疫苗本相关网站均可查询乙肝及卡介疫苗注射记录、注射日期、疫苗生产厂家及疫苗批号。

法官提醒:

出生医学证明是由国家卫健委统一印制,由新生儿出生的医疗保健机构或县级以上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的委托管理机构办理签发,证明新生儿出生状态、血亲关系,申报国籍、户籍,取得公民身份的法定医学证明,是珍贵的“人生第一证”,具有法定的证明力,在我国公民的社会生活中被普遍应用,具有权威性、统一性和广泛性。根据我国《刑法》规定,贩卖出生医学证明这类依法可以用于证明身份的证件的,构成买卖身份证件罪。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八十条 第一款  【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盗窃、抢夺、毁灭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伪造、变造、买卖或者盗窃、抢夺、毁灭国家机关的公文、证件、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第二百八十条 第三款 【伪造、变造、买卖身份证件罪】伪造、变造、买卖居民身份证、护照、社会保障卡、驾驶证等依法可以用于证明身份的证件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52条   对于伪造、变造或者买卖国家机关、人民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或者其他组织的公文、证件、证明文件、印章的;买卖或者使用伪造、变造的国家机关、人民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或者其他组织的公文、证件、证明文件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免疫预防接种证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制定,在预防接种单位负责办理。

医学出生证亲子鉴定5

贩卖假出生医学证明如何定性?

医学出生证亲子鉴定6

正常出生的孩子,接生医院会按照规定开具出生证,家长凭此给新生儿落户。因而,购买出生证,则意味着其孩子来历基本非法,或是拐卖而来,或是非法抱养。

如果其中有孩子是拐卖而来,通过购买的出生证落户,公安就无法采集其血样上传至打拐DNA数据库,导致其真正的父母难以寻子,也给公安侦破案件带来难度。

所谓贩卖出生证的行为,实际上应该包括两种:一种是伪造出生证的行为,一种是贩卖伪造的出生证行为。在实际中,买卖出生证的行为往往还涉及拐卖妇女、儿童罪等违法犯罪行为。

法官提醒:

如果贩卖出生证明过程中,明知对应的婴儿是被拐卖儿童,还要为他人出具出生证、疫苗本,会被认定为拐卖儿童的共犯。拐卖儿童罪量刑是5年起步,最高可达死刑;最终要看警方调查结论,贩卖出生证明行为如果同时涉及上述两项罪名,将根据量刑最重的一项进行处罚。

无论采取何种形式拐卖儿童的,都涉嫌构成拐卖儿童罪,行为主体没有特殊要求。医疗机构、社会福利机构等单位的工作人员将所诊疗、护理、抚养的儿童贩卖给他人的,以拐卖儿童罪论处。

买卖依法可以用于证明身份的证件,既包括买卖真证,也包括买卖伪造、变造的证件,都涉嫌买卖身份证件罪。

在此提醒有收养小孩意愿的人请走正规收养流程。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四十条 【拐卖妇女、儿童罪】拐卖妇女、儿童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一)拐卖妇女、儿童集团的首要分子 

(二)拐卖妇女、儿童三人以上的 

(三)奸淫被拐卖的妇女的

(四)诱骗、强迫被拐卖的妇女卖淫或者将被拐卖的妇女卖给他人迫使其卖淫的 

(五)以出卖为目的,使用暴力、胁迫或者麻醉方法绑架妇女、儿童的

(六)以出卖为目的,偷盗婴幼儿的 

(七)造成被拐卖的妇女、儿童或者其亲属重伤、死亡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

(八)将妇女、儿童卖往境外的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拐卖妇女儿童犯罪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二条   医疗机构、社会福利机构等单位的工作人员以非法获利为目的,将所诊疗、护理、抚养的儿童出卖给他人的,以拐卖儿童罪论处。

医学出生证亲子鉴定6

出具虚假证明文件将受何处罚

医学出生证亲子鉴定7

从第一版出生证诞生开始,防伪一直是其管理的焦点问题之一。之前几次改版,都不同程度增加了防伪能力。目前,出生证具备三重防伪标识,仿造难度颇大。

防伪能力的增强,使得假证减少,但需求并未减少。此时,第二类倒卖的出生证明也即真证假信息开始成为主要类型。

这类出生证来之所以能被倒卖,跟医院或卫生健康部门的内鬼分不开。有些工作人员监守自盗,将院内的真实出生证倒卖给中介,甚至帮助中介操办出生证明需要的其他分娩信息,形成一条龙服务,导致假证上了真户口现象。

法官提醒:

对于医院及其工作人员来说,出具、买卖虚假的出生证,应该按照《医师法》和《医疗机构管理条例》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若涉案医院及其相关工作人员,明知他人为了拐卖儿童,而又伪造、贩卖出生医学证明,为其提供帮助,则有可能涉嫌构成拐卖儿童罪的共犯,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法律依据

《医疗机构管理条例》

第三十一条  未经医师(士) 亲自诊查病人,医疗机构不得出具疾病诊断书、健康证明书或者死亡证明书等证明文件;未经医师(士)、助产人员亲自接产,医疗机构不得出具出生证明书或者死产报告书。 

第四十八条  违反本条例第三十一条规定,出具虚假证明文件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予以警告;对造成危害后果的,可以处以 1 万元以上 10 万元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责任人员由所在单位或者上级机关给予行政处分。

《医师法》

第二十四条第二款   医师不得出具虚假医学证明文件以及与自己执业范围无关或者与执业类别不相符的医学证明文件。 

第五十六条第二项  违反本法规定,医师在执业活动中出具虚假医学证明文件,或者未经亲自诊查、调查签署诊断、治疗、流行病学等证明文件或者有关出生死亡等证明文件,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健康主管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暂停六个月以上一年以下执业活动直至吊销医师执业证书。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八十条 第一款【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盗窃、抢夺、毁灭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伪造、变造、买卖或者盗窃、抢夺、毁灭国家机关的公文、证件、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第二百八十条 第三款 【伪造、变造、买卖身份证件罪】伪造、变造、买卖居民身份证、护照、社会保障卡、驾驶证等依法可以用于证明身份的证件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医学出生证亲子鉴定8

出生证明的用途

1.证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出生人口出生时的健康及自然状况

2.证明出生人口的血亲关系

3.作为新生儿获得国籍的医学依据

4.作为户籍登记机关进行出生人口登记的医学依据(即上户口需要)

5.作为新生儿依法获得保健服务的凭证(办理卫生防疫证需要)

6.报销生育险需要

7.为其他必须以《出生医学证明》为有效期限的事项提供依据

法官提醒:

出生医学证明是证明孩子身份的第一份证明,用处非常大,一定妥善保管好。有的父母没有妥善管理导致丢失、字迹模糊等,补办也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弄不好还得来个亲子鉴定。

宝宝出生证的办理时间尽量控制在他出生后的30天内,这段时间流程相对简单,办理好之后更要妥善保管,以方便为宝宝办理后续的医保卡、预防接种证、户口本和身份证等。

医学出生证亲子鉴定9

重要提示

出生证是一个人身份合法性和其后正常生活的起点,是其后续取得国籍、户籍、身份证号的凭证。贩卖出生医学证明,于法不容,期待相关部门全面彻查,无论牵涉到谁,都依法处理,一个都不姑息,以公正调查、严肃处理,给法律一个交代,给公众一个交代,让每个孩子合法地出生、成长。

 

原标题:《出生医学证明”,该当何罪》


版权所有:福建正德信司法鉴定所 DNA亲子鉴定中心 (Fujian Zhengdexin Judicial Testing Identification Centre) 闽ICP备19017625号